①紫外光谱:分子中某些价电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,由低能级的基态跃迁至高能级的激发态而产生的光谱 反映结构中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 不完全反映分子特性

紫外光谱实际是分析近紫外区的吸收 只有$n\rightarrow \pi^$和$\pi \rightarrow \pi^$的跃迁才有实际意义

②发色团:能吸收紫外光或者可见光而引起电子能级跃迁的基团 具有不饱和键或不饱和键上具有杂原子的基团

有机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$\lambda_{max}$主要取决于被测化合物本身的结构 共轭体系的长短 助色基团等

  • 共轭效应:共轭体系效应增强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峰强度变强
  • 助色效应:助色团与发色团相连时 助色团$n$电子与发色团$\pi$电子共轭 可使波长发生红移
  • 超共轭效应:当烷基的$\sigma$电子与共轭体系的$\pi$电子相连时 扩大了共轭范围 使波长产生少量红移
  • 溶剂效应:溶液极性增大使$\pi \rightarrow \pi^$跃迁红移 使$n \rightarrow \pi^$跃迁蓝移 精细结构消失
  • 空间效应:顺反结构 反式比顺式波长更长 吸收更强 烯醇式比酮式波长更长
  • PH值:与中性条件相比 碱性条件发生红移 酸性条件发生蓝移

另双键上每增加一个烷基 吸收峰位置红移$5nm$

③助色团:本身不能吸收波长大于$200nm$的紫外光 但与发色团相连时 可以使发色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位移(红移)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原子团

④红移蓝(紫)移:有机物结构改变或者测试条件改变时 其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为红移 反之为蓝移

⑤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:有机物结构改变或者测试条件改变时 吸光度增加的称为增色效应 吸光度减小的称为减色效应

郎伯—比尔定律:$A=lg(\frac{I_0}{I})=lg(\frac{1}{T})=\epsilon cl$ $I$为透过光强度 $I_0$为入射光强度 $l$光在溶液中经过的距离 一般为吸收池厚度 $\epsilon$摩尔吸光系数 样品浓度为 1mol/L 置于 1cm 样品池 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

紫外光谱的特点:吸收谱带少 吸收谱带宽

​ 优点:快速 反应灵敏度高 应用广泛 对全部金属及大部分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

​ 缺点:只提供分子中共轭体系和一些集团的结构信息 不能推知分子结构

紫外光谱溶剂的选择:①溶剂应该能很好地溶解被测试样 溶剂对溶质是惰性的 应具有良好的化学和 光学稳定性

​ ②在溶解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极性小的溶剂

​ ③溶剂在样品的吸收光谱区无明显吸收

​ ④尽量和文献中所用溶剂一致

​ ⑤溶剂挥发性小 不易燃 无毒 价格便宜

吸收池的选择:紫外区使用石英比色皿 可见光区可使用光学玻璃也可以使用石英比色皿

样品溶液的配置:①选择合适的溶剂 注意溶解度及透光范围 ②调整样品的溶解度 定时控制吸光度0.7~1.2 有共轭体系的样品 浓度应在$10^{-4}$~$10^{-5}mol/L$ 左右

伍德沃德—费泽规则

共轭烯烃规律

波长增加因素$\lambda _{max}(nm)$
1.开链或者单环共轭烯烃基本值 217
双键上烷基取代增加值 +5
环外双烯+5
2.环外共轭双烯或共轭多烯
异环共轭双烯基本值 214
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 253
延长一个双键+30
烷基或环烷基取代+5
环外双键+5
3.助色基团
—OAc0
—OR+6
—SR+30
—Cl —Br+5
—NR$_2$+60

EX:计算下列化合物$\lambda _{max} ^{hexane}$

​ 同环共轭双烯 217

共轭双烯 217 共轭双烯 217 烷基取代 +5*5

烷基取代 +5*3 共轭双烯 217 烷基取代 +5*4 环外双键 +5*3

环外双键 +5 烷基取代 +5*4 环外双键 +5 延长双键 30*2


计算值 217 237 242 353

不饱和羧酯和酯$\lambda_{max}$计算

影响波长因素$\lambda _{max}(nm)$
$\alpha$或$\beta$单烷基或环基取代基本值208
$\alpha,\beta$或$\beta ,\beta$双烷基或环基取代基本值217
$\alpha, \beta,\beta$三烷基或环基取代基本值225
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+30
环外双键+5
在五元或七元环中的双键+5
$\gamma$或$\delta$烷基+18

EX:$CH_3$-$CH$=$CH$-$CH$=$CH$-$COOH$

$\beta$取代羧酸基值 208

延长一个双键 +30

​ $\delta$烷基取代 +18

计算值 256

紫外光谱的应用

  • 化合物的定性鉴定

    根据化合物特性参数 $\lambda_{max}$ $\epsilon_{max}$ 作为定性依据 二者相同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构单元

    结构判断基本原则:

    1. 200~400nm无吸收峰 饱和化合物 单烯
    2. 270~350nm有吸收峰 ($\epsilon$=10~100) 醛酮$n \rightarrow \pi^*$跃迁产生的R带
    3. 250~300nm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($\epsilon$=200-2000) 芳环的特征吸收(具有精细结构的B带)
    4. 200~250nm具有强吸收峰($\epsilon \geq10^4$)表明含有一个共轭体系(K)带 共轭二烯:K带(~230nm)$\alpha . \beta$—不饱和醛酮:K带(~230nm) R带310~330nm
    5. 260nm 300nm 330nm有强吸收峰 3,4,5分双键的共轭体系
  • 纯度检查

    差示法检测:取相同浓度的纯品在同一溶剂中测定昨空白对照 样品和纯品之间的差示光谱就是样品中含有的杂质的光谱

  • 异构体的确定

    对于构造异构体 可以通过经验规则计算出$\lambda_{max}$值 与实际值比较 即可证实化合物是哪种异构体 反式化合物的化合物参数一般大于顺式化合物

  • 不饱和化合物的骨架结构确定

    1. 某一化合物在200~800nm没有吸收带 则不含共轭烯链 $\alpha 、\beta$不饱和醛酮、与苯环连接的发色基团、醛和酮等 很可能不含孤立的双键
    2. 200~250nm有强吸收带($\epsilon_{max}$100左右) 就有共轭二烯烃或 $\alpha 、\beta$不饱和醛酮 如果在260、300或330nm附近有强吸收带就各有3、4、或5个共轭体系
    3. 如果在260-300nm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带($\epsilon_{max}$ 200-1000) 就很可能有芳香环
    4. 如果在290nm附近有弱吸收带($\epsilon_{max}$200-1000) 就有醛或酮
    5. 有颜色的化合物 共轭体系比较长或含硝基、偶氮基、重氮基及亚硝基等化合物、$\alpha$-二酮、乙二醛及碘仿等化合物也有颜色
  • 成分含量测定 (定量)

    灵敏度高 准确性好 重现性好 相同溶剂配溶液在$\lambda_{max}$ 处测吸光值 在曲线上找到对应点即可求解